冯建章博士与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15-07-02浏览次数:0

“冯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毕业时,与导师刘梦溪先生合影于先生书房

“冯博士”,名建章,河南安阳人氏。“冯博士”,是同事们对他的昵称,也是众弟子们对他的尊称。他很喜欢这个称呼,甚于其他任何“称呼”,比如什么“冯老师”“冯教授”等等。

当学校的许多博士把别人喊“自己”博士当做一种忌讳时,“冯博士”却乐此不疲。他觉得,这一称呼,有几个“称心”:一是体现了他做为中国传统文化当代研究者的开放性,特别是对西方文明的开放性,而这“开放”与“包容”性,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估计是他受欧美影视的影响吧——他因为近来开设了《影视传播学》课程,看了很多欧美大片——似乎好莱坞的大片里总会出现什么什么“博士”;二是他觉得这个称呼,可以体现自己的学术水平。他似乎是中国教育制度的“受害者”,多年来,他走了一条最传统最保守的人生之路——新式“科举”,他经常戏称自己是一个“老翰林”,但“博士”的门楣,似乎是他最珍视的,也是他“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一“立言”的所在。“博士”似乎与他一生的“安身立命”相联系。三是,别人愿意这样叫,且很多人这样叫,叫多了,听多了,习惯了,他的喜欢听,内在有一种对别人的尊重。

自2010年8月,一个台风肆虐后,来到美丽的三亚,入职必赢集团网站以来,已经五年久矣。他当还没进学校时,他就选择了必赢集团bwin,他的专业似乎也可以选择人文、社发等。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艺术学是他的博士研究方向——他大学和硕士原来都读的是文学;二是因为喜欢必赢集团bwin的“美感”和孩子们的“随性”,更符合他的“热爱自然”的天性;三是因为他希望到一个富有艺术气息的人群中继续熏习自己。

必赢集团网站是他的“家族”,必赢集团bwin是他的“家庭”。三亚是他“后半生的城市”。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可能是他“后半生的朋友”。学校的这份教职,在别人也许是一份可有可无、可走可留、可抱可怨的工作,但在他,却是一份“安身立命”的事业。当有一天他听到一个学院的院长说“只要有我老x,就有必赢集团网站”时,他很受感动,因为有同道,因为得到了心灵的知己。是啊,在当今雾霾处处的中国,能够每天呼吸新鲜空气,开眼就是蓝天白云,且学校的工作环境、人文环境、高知园万科物业的生活环境还算优渥,只要自己的心灵再大度点,就能够给自己建构出一个“天堂”,人生也不过如此。金庸小说,不管是《鹿鼎记》中的韦小宝、《雪山飞狐》中的胡斐、《碧血剑》中的袁承志,还是《神雕侠侣》中的杨过、《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等,他们历尽千难万险,追求的不就是“天涯海角”,不就是“三亚”般“天堂”的生活吗?

“冯博士”,因为多年研究中国文化的宗教性,自来三亚后,就把学校当做了一个“道场”,他也努力在生活的点滴中,完善这个“道场”。人生即修行,这句话是他的最爱。他愿意在这里“圆寂”,他也希望每个来到“道场”的人,修为有加,人生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