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勿顾兔

发布时间:2015-04-09浏览次数:0

于晨绘画研讨会有感

周伟明

认识于晨已经八年了,因为我俩的画室都在书明楼上,所以平时见面的机会多。我喜欢到他的画室里喝茶,听音乐,闻松节油味,聊画。我画国画山水,于晨画油画风景。同样的景色,从我俩手下表现出来就是完全不同的画意,好玩的很。平时没少聊画,聊艺术,但是真正的很多人一起坐下来,仔细的说一下于晨画的画如何如何真还是第一次。

于晨是嘉峪关人,一个彪悍的北方汉子,跑到风景秀丽的浙江杭州读的中国美术学院,不知道杭州明丽的景色对这个祁连山下的汉子有过多大的视觉冲击,导致了他的画中总是带着一种江南烟雨朦胧的美感。即使是画三亚大晴天下的落笔洞,也是有一种如梦似幻的美感在里面。我想这应该是他诗意般的气质决定的吧。

于晨的油画风景,基本功也扎实的不得了。构图、章法、用笔、用色都很讲究,这跟他从中国美院学到的基本功有关,跟他严谨的艺术创作态度有关,跟他的职业有关。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艺术创作无从谈起。如果没有严谨的艺术创作态度,绘画真就成了“戏笔”。如果不是因为教师这个职业,平时不会如此反反复复的强调基础,强调最基本的艺术规律。

《落笔洞系列——冥想》

《天边那朵云》

一千五百多年前,刘勰在《文心雕龙》里面说到文学创作,说的特别好。原话是这样的“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大概意思就是当你拿着笔准备进行创作的时候,强烈的创作欲望陈于胸前,等到创作完了,最终的效果却不尽人意。为什么?创意、 立意在脑海中凭空而起,容易奇特。遣词造句的手段却是实实在在不容易讨巧的。我想,刘勰说的不只是文学创作,艺术创作也是这个道理。没有这些遣词造句的扎实基本功,如花似锦的艺术效果就表达不出来。于晨能够安下心来写生,真是善莫大焉。平时聊天,于晨说他是打小就喜欢画画,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的绘画之路,端的不容易。也是因为打小喜欢,把画画当成了一个理想,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所以总觉得半路上停下来不画画了,干点别的职业去,真是不能接受的事情。古人说“道百里者半九十”,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说“逐鹿勿顾兔”等,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于晨年轻,有梦想、有激情,也会在以后的艺术之路上迷茫,走弯路,遭受别的诱惑,送给于晨五个字“逐鹿勿顾兔”,希望他能走完这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乙未仲春伟明写于必赢集团网站落笔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