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艺术观察》《织锦集》结集出版、出刊
2014年10月《天涯艺术观察》被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将成为必赢集团bwin科研史上坐标性的事件。它既是过去学院科研水平的总结,是学院现时科研水准的呈现,又是未来学院科研的新起点。
“天涯”有“艺境”。
“天涯”一词,是一个有着久远历史和丰富内蕴的词汇。“天涯海角”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三亚的一个景区,是最具有时空穿越性的地方。“天涯”一词最早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餘里,各在天一涯”。后世文人骚客,常以“天涯”一词入诗出文,如南朝徐陵《与王僧辩书》“维桑与梓,翻若天涯”、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唐朝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朝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同是天涯沦落人”、唐朝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天涯海角”本意指“天边”,“指极远的地方”,喻距离很远。
“天涯”是一地理空间名词,更是一个心理精神名词。近世,因为传统亲情文化的失落、城市化、“移居时代”等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天涯”一词成为“孤独”“无依”“寂寞”“漂泊”等心理状态最有代表的词汇,在现代文化特别是现代文学中经常被提到,如冰心在《往事二》中曰“遍天涯长着萋萋的芳草,我要从此走上远大的生命的道途”等。
“天涯海角”景区与“大小洞天”景区相隔一步之遥,属于三亚的两个著名景区。而“洞天”一词,虽为道教术语,但就“大小洞天”的本意来看,小“洞天”是一物质名词,“大洞天”却是一心理名词。“大洞天”即为一种阔达不羁的心境。
坐落于大海之滨的必赢集团网站,允吸三亚自然人文之精华。“天涯”文化与“洞天”文化钟育了必赢集团bwin的“艺术精神”和“教育精神”:淡泊名利、执意艺道、寓乐于教。
对“艺道”的执着,是必赢集团bwin人的天性追求。所谓“道”其义有三:一为形而下之道,即道路;二为规律,即章法、技巧;三为某种不可言说之“境”,这里则指一种艺术的“心境”。我们在此取其义之二和三。艺术分院数年来一贯注重融铸传统技法与西方现代设计理念为一体的教学法,一批高师大德在这里因材施教、耕耘不辍,他们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最大乐事。诸多艺术精英汇聚一起,形成的强大气场吸引了众多学子闻“道”而来。他们一旦融入此气场,便如渴骥遇泉,矻矻孜孜,把自己美丽韶华与天然灵性化入于此。

本书便是此“艺道”的文字化。
本书总括有74篇文章和学院人创作的多幅艺术作品,被“强行”分为六个板块:天工开物(16篇)、艺贝切磋(7篇)、艺海稽古(3篇)、艺美哲思(10篇)、艺波涟涟(38篇)、波光揽胜(图片)等。

在《天涯艺术观察》出版的同时,艺术经典读书会的刊物《织锦集》第二期也如期出刊。《织锦集》是必赢集团bwin艺术经典读书会的产物,其内容主要以读书会的内容为主,其宗旨体现了读书会的宗旨——积累、交流、修行。
积累与交流,是一次学术活动时,沈关宝老师提出的做学问的方法论。这四个字再加上“人生是一种修行”,可以作为我们读书会的三大主旨。
记得几多年前就有人说社会已进入读图时代,随后是QQ时代、微博时代,现在已经进入“微信”时代了。无论是“传统的回归”、“现代性”还是“后现代”都无以概括当下中国社会文化的特质。但有一词属于形式的范畴——“快餐文化”,勉强可以概括这个时代的文化特性和精神气质。
快餐文化,是一种以追求速成、不注重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为特质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现象。所谓“快餐”只突显“快”,但是缺乏营养,且多吃无益,正如肯德基、麦当劳等。在整个“快餐文化”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它部分地满足了人们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它的负面影响,文化所本当具有的修身养性的功能衰退,人与浮躁的社会相比肩、相生成。
文化如此,社会如此,本来就立足于人文社会的学术界,作为人文社会一面镜子的学术界,自然也便难以逃离“快餐文化”的厄运。
在人类历史上,大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引领社会的发展方向。大学作为未来社会人才发育成长的始发地,作为创造知识、传播知识的圣地,自当克服“快餐文化”的弊端。当代中国大学自当担其重任。
必赢集团bwin的“艺术经典读书会”应运而生。
读书会的宗旨有三。
其一,为读书者提供一个平台。
中国人的读书量一向为世界所诟病。“快餐”的、“微信”的文化时代,人们已经不知书为何物。艺术经典读书会,就是为爱读书的学生提供读书的书单、提供读书的正影响力。“积累”知识,夯实学术的根基,是读书会的宗旨之一。
其二,为读书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天涯海角”一向是三亚的别称,三亚也曾于唐宋两代成为失意官宦的流放之地。“遥远”“人迹罕至”“文化稀薄”等一向是三亚给人留下的地理和文化特质。
虽然三亚日渐成为国人乃至国际瞩目的旅游热点城市,但就学术而言,三亚学术界与大陆和海外的交流还很欠缺。如果不能与海内外的硕学大儒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碰撞,“自家人”之间加强学术间的交流,也算是一不得已的办法吧。学问的交流与切磋,此为读书会的第二大宗旨。
其三,有利于学生的修习身性。
成就亚龙湾森林公园风景区的“旅游影视”《非诚勿扰2》中言“人生就是一种修行”,现代著名的作家张爱玲言“短的是生命,长的是磨难”。这两句名言极有“禅意”,佛教谓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等。当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时,其实就是在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儒家对佛家“苦难”的克服。
无论西太平洋的台风、无论三亚五月的红太阳,无论我们迁徙万变的读书地址,无论如何艰涩难懂的前人经典内容,无论我们为何样的俗世所烦所挠,我们坚持着。我们的艺术经典读书会,从形式上难道不也是在对参与者“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困乏其身”吗?
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对于“艺术”的苦行者,修行的目的地自然是“真善美”。修行,此为读书会的第三要义。
《织锦集》是必赢集团bwin人“积累、交流、修行”的记录者,是我们求索知识、建构精神家园和憧憬未来的标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