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茅之行 黎家织锦

发布时间:2013-10-10浏览次数:0

2013年9月27日,艺术分院杨丹、杨洋、徐启春、马永超、陈睿均等五位老师奔赴五指山市番茅村黎族织锦传习所进行考察,这是本学期“学术委员会”组织的第一次科研考察活动。

黎锦是我国海南省黎族古老的手工艺品,历史悠久。传说我国元代著名的棉纺织改革家黄道婆就是因为曾经流落到崖州(三亚市古代称谓),跟从黎族人民学会了织布技术,返回中原后加以改进,这才使得江南一带的棉纺织生产兴盛起来。“2005年9月,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染织工艺、麻纺织工艺被列入全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5月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对传统黎锦的保护和进一步开发就逐渐被提上日程。

考察小组所去的地方叫番茅村,是五指山地区最早建立黎族织锦传习所的地方。接待考察小组的黄大姐(黄慧琼)就是这个织锦传习所的创建者,她早在1987年就接到第一批黎锦的商业订单。为了让黎锦技术能更好地传承,多年来,黄大姐将村子里面懂得织锦的村民聚集到一起共同从事织锦的编织。

左边第二位是黄慧琼


图中的小房间是目前黄大姐和几位织锦的村民工作的地方,所有的作品都是通过手工来完成,技术是传统的,纺织用的线则大多是买来的,并非自己染色,这样就有了很多的颜色选择,可以织出更加鲜艳漂亮的作品。织锦的纹样则大多选取传统图案。而作品除了传统的服饰外,也延伸出一些现代生活用品和针对旅游所开发的纪念品、小物件,如鼠标垫、笔记本包、手机套、帽子等等,品种多样。

传统的腰织技术

黎家妇女至今沿用古老的织锦技术


传统的织锦工具


用于展示的织锦工具


 

 黎锦的传统纹样


 黎锦制成的现代饰品




马永超供稿

2013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