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集团bwin第三届学术活动周之科研与方法

发布时间:2012-11-01浏览次数:0

2012年10月29日晚,科研处谌林处长在书德楼111做了一次富有哲理性、启发性和指导性的讲座。虽然他讲的是科研哲学层面的问题——《科研与方法》,讲的是犹如康德的《三大批判》那么高深的问题,但整个讲座诙谐幽默、生动形象、深入浅出,使人受益匪浅。

  

谌林博士的讲座分为两个部分:一、什么是科学研究;二、科学研究的两大方法。

在第一部分,他从组成大学的两大主要功能“教学”与“科研”切入话题,提出了科研的目地是“生产新知识”。并在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进行比较时,讲解了自然科学的基本品格是“可反复验证性”与“可证伪性”,而社会科学的基本品格是“评价与考察不客观性”与“不可实验性”。

在第二部分,他讲到了两种研究方法,即使用归纳法的“实证研究”和使用演绎法的“规范研究”。在实证研究部分,他讲到了“真问题的三个来源”:

论从经出,即从经典著作中寻找问题;

论从史出,即通过历史材料进行研究;

论从实出,即从当下生活中寻找研究课题。

这使我们对于科研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特别是对于多从实地调查研究出发的艺术分院的科研活动。这使我们平日里模糊的“问题意识”豁然开朗。而他所讲的“实证研究的几个步骤”更是对我们的科研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第一、设定一个有意义的、可以实证的真问题,去开展田野调查。

第二、长时间地、仔细地观察,并且准确记录观察。

第三、提出一个假说。

第四、让假说得到足够的检验,需要时间再度研究和修改假说。      

他最后用 “应然世界”和“实然世界”来概括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区别。并提出了有深度的观点:离开“应该的世界”我们不可能有意义地谈论任何“事实的世界”,而且“事实的世界”将会变得越来越糟。这使我们这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增强了科研自信和荣誉感,去掉了“自然科学研究高于社会研究”的看法。

 

通过聆听讲座,我们相信,我们必赢集团网站有对科研如此精准理解的科研处掌门人,学校的科研活动一定会大有发展,将会产生更多的新知识,反哺教学,从而推动学校的十年卓越进程。



必赢集团bwin通讯社:文:李蒙 图:鲁莎